2025“零碳城市(园区)示范与信用评价”闭门工作研讨会暨全国零碳行业信用评价认证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践行国家双碳战略 共筑零碳信用生态――全国零碳行业信用评价认证服务平台在京正式上线
10月17日,2025“零碳城市(园区)示范与信用评价”闭门工作研讨会暨全国零碳行业信用评价认证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由国务院国资委商业信用中心、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数据安全管理中心、全国零碳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委员会联合指导,汇聚政、企、学界多方力量,围绕零碳城市与园区建设标准化、信用化发展展开深度研讨,并见证全国零碳行业信用评价认证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会上,来自零碳领域相关机构、园区及企业的代表踊跃发言,共商发展路径。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关嵘秘书长结合园区实践,分享了零碳园区建设的经验与挑战;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张英杰副总裁从信用评价体系角度,探讨如何通过信用赋能零碳项目落地;上海月盛开发区工会张春梅主席则聚焦基层实践,提出园区绿色转型的具体需求;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单峰主任、王涵主任等信用委专家围绕零碳标准制定、技术应用等议题发表见解,为零碳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等做了专业工作发言;此外,信用委王小和主任、王晓萍常务主任、郑文戈副主任、药玲萍副主任,零碳项目部周小林、李慧生、吴健、朱沐等负责人,以及全国零碳信用评价顾问代表,分别从政策衔接、技术落地、信用服务等维度展开交流,提出多项建设性建议。会议由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副秘书长、信用委常务主任王晓萍统筹,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数据安全管理中心办公室助理王泽晔做精彩主持。

“锚定双碳治理理念变革,强化零碳评价实效赋能”,“十五五”新型城镇化绿色转型零碳创建示范发展新方向,北京、青岛、海南实践成样本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数据安全管理中心副主任、全国零碳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委员会王小和主任做了整体工作主持发言,并就2025年信用委整体工作成果汇报、第四季度工作计划及2026年工作战略部署。王小和主任在第一部分工作汇报中指出,共同探讨“国家双碳战略及零碳信用建设”这是关乎未来发展格局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议题。站在未来“十五五”五年规划2030碳达峰节点角度看,认为系统性、标准化规范推进零碳信用评价实施,是打通城乡建设领域“双碳战略宏观目标与零碳示范创建微观市场”主体行动的关键桥梁,系统性推进零碳信用建设,其意义远超技术层面,它是一场关于发展理念、市场规则和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其意义深远而重大。所以规范开展零碳信用评价工作实施,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绿色发展与“双碳战略”“信用强国”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十五五”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基于国家绿色经济转型需求,需加速在全国城乡建设领域推动零碳城市示范、国家级零碳园区创建工作与零碳信用评价的协同机制落地。会上,他结合青岛中德国际生态城、中法国际生态城、天津中新生态城、北京副中心通州零碳城市创建、海南博鳌零碳生态示范区等案例,分享了零碳创建与信用评价的实践经验。
在第二部分工作汇报中,他围绕2024年“夯实基础,初显成效”,从标准共建、信用筑基、示范创建三个方面进行了工作回顾;针对2025年“攻坚突破,系统落地”,围绕评价体系完善、数据平台建设、优化评价流程三个方面总体实施进行了工作梳理;展望2026年“提质扩面,深化赋能”,则围绕升级服务体系、深化生态协同、价值体系攻坚、开展能力建设、拓展场景应用、强化风险防控、建立保障措施等七个工作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此外,他还详细说明了筹建零碳城市(园区)“一园一品”创建工作组及零碳中国公益行工作组的计划。
郑文戈副主任发言指出,在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零碳城市、园区、乡村是城乡建设绿色转型的核心载体,零碳信用评价则是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抓手。过去,部分零碳创建存在标准模糊、成效难量化问题,实践多停留在“概念层”。零碳信用评价通过科学指标体系与第三方权威认证,让城市低碳努力从“看不见”转化为“可衡量、可验证”,既为城市零碳规划提供清晰路径,又以“绿色身份证”吸引技术、资本等优质要素集聚,破解绿色项目融资难痛点。更重要的是,评价体系能倒逼城市在能源转型、产业优化、碳汇建设等领域系统性发力,形成“创建-认证-提质”闭环。
药玲萍副主任阐述,实施零碳信用评价对推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创建意义深远,是发展模式与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其一,它提供“科学标尺”:通过标准化、可量化指标体系,将“零碳”宏大目标分解为建筑、能源、交通、产业等多维度具体行动与考核标准,让路径有章可循、评估有据可查,杜绝“口号式”减碳,保障创建科学性、系统性。其二,构建持续改进“内生动力”,推动园区形成“评价-改进-提升”良性循环,为零碳园区注入绿色发展动能,确保长期领先。
破解零碳创建共性难题,构建权威专业评价认证体系,平台引领零碳行业迈入规范实践新阶段
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城市和园区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载体,其零碳化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各地在探索过程中,普遍面临标准缺失、路径不清、效果难以科学量化与认证、绿色金融支持匹配不足等共性挑战。全国零碳行业信用评价认证服务平台作为城乡建设领域唯一且重要的载体平台,已建立一套科学、公正、权威的第三方零碳信用评价认证体系,成为引导“零碳创建信用评价”从“概念探索”走向“规范实践”的重要实施路径。
在此背景下,全国零碳行业信用评价认证服务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旨在打造集标准制定、数据采集、模型评价、等级认证、成果展示、金融服务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依托先进的计量方法与大数据技术,为零碳城市、园区乃至企业提供客观、透明的“零碳信用”评价结果,使其低碳努力和成效可衡量、可报告、可验证。
培育零碳信用专业人才,夯实行业发展根基,首期“零碳信用评价顾问”培训同期举办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加快零碳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国零碳行业信用评价认证服务平台首期“零碳信用评价顾问”专项人才培训同期举办。本次培训旨在为我国零碳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具备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信用评价核心人才,为构建科学、规范的零碳信用体系奠定坚实人才基础。作为平台启动后首期专项人才培养活动,其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培训紧密结合当前市场对零碳信用评价、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碳核算与核查等方面的迫切人才需求,设计了系统化、专业化课程体系。此举不仅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了获取最新权威资质的通道,也为相关企事业单位遴选、聘用零碳信用领域专业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助力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赋能要素精准配置,加速零碳生态落地――平台绘就零碳规范发展新蓝图
会议一致认为,平台的建设和推进,将有效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国家真正践行低碳发展的主体提供“绿色身份证”,引导技术、资本、人才等优质要素精准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形成“零碳创建到评级认证”的良好市场环境。同时,通过示范项目的引领,可快速复制推广成功模式,降低社会总成本,加速全国零碳进程。
据悉,下一步,平台筹建方将充分吸收本次研讨会成果,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启动首批零碳城市(园区)创建示范项目的征集与培育工作,并积极推动评价结果在绿色信贷、债券、保险等金融场景的深度应用。随着全国零碳行业信用评价认证服务平台的正式启动,后续将通过整合资源、搭建桥梁,为地方政府、园区及企业提供信用评价、认证咨询、数据共享等服务,进一步规范零碳市场秩序,加速零碳技术与模式创新。
以“零碳创建+信用认证”双轮驱动 打造零碳行业发展标杆--平台与首批战略合作方签约推进示范项目落地
为深入推进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落地,以标准化、信用化手段赋能绿色低碳发展,全国零碳行业信用评价认证服务平台首批“零碳城市(园区、企业)创建示范及AAA级信用评价认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同期举行。本次战略合作签约是平台推动成果转化与实战应用的关键一步。
仪式上,平台与首批入选的十余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片区、重点产业园区(江苏徐州市工业园区、江苏沛县工业园区)及行业领军企业(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天利信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红武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北京中瞳数融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云链云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晋认证服务(山西)有限公司等)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王小和主任表示,此次战略合作的启动,是构建高质量零碳信用生态体系的重要里程碑。本次活动标志着平台从能力建设迈向实体项目合作与示范推广的新阶段,为零碳转型提供了“信用评价”与“创建示范”双轮驱动的创新实践路径。合作双方将聚焦零碳创建示范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同步开展最高信用等级(AAA级)的零碳信用评价认证工作,旨在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发展标杆,为全社会提供直观、可信的示范样板。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围绕“零碳城市/园区评价标准框架设计”“创建示范项目遴选与动态管理机制”“评价数据来源与质量控制”“评价结果在金融、政策中的应用场景”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多位来自先行区的领导及零碳信用评价顾问代表,分享了本地零碳城市与园区在能源结构转型、产业优化、基础设施升级、碳汇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困惑,为零碳信用评价标准的务实性、适用性提供了一线视角,推动我国零碳新城新区、零碳园区、零碳乡村、零碳企业、零碳建筑的创建试点在信用化、标准化发展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全国零碳示范项目落地及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会议以“凝聚共识、标准引领、信用赋能”为核心目标,旨在推动零碳城市与园区建设从理念探索迈向标准化、体系化、信用化实践新阶段。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零碳示范落地离不开信用体系支撑,需通过统一标准、完善评价机制、强化平台服务,打通“规划—建设—运营—评价”全链条,助力绿色低碳转型走深走实。本次研讨会召开与平台启动,标志着我国零碳行业信用评价迈入标准化、规范化新阶段。
供稿:信用委办公室
文章来源:可信国证认证公众号
晋公网安备14010902001780号